广东岭南禅宗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省禅宗文化研究基地
首页 > 学术研究 > 调研课题 > 圣严法师「建设人间净土」理念根源 第四节(四)

圣严法师「建设人间净土」理念根源 第四节(四)

来源:0发布时间:2011-9-13【字号:

 


  51.《人生》杂志第10卷第4期(台北:中华佛教文化馆,1958年4月10日)。

  52.同上。

  53.释圣严:《学思历程》页11。

  54.僧人读儒书,是寺院传统。尤其到了明朝,三教会通,僧俗皆有以儒家的孔、孟言论来解释或说明佛教的经典。虚大师继此思潮,民国十四年提出了「宗孔孟以全人德」。所以佛教的「援儒入佛」,不必等到杨氏推举民国的梁漱溟。

  参曹仕邦:《中国沙门外学的研究·汉末至五代》页9、15、17-18:「中国沙门以《十诵律》作理论上的依据而放心研习外学」;「僧史明志七岁到十五岁的小沙弥,先由僧师教授儒学,再学佛学的例子」;「自东晋以迄盛唐的数百年间,……古代僧伽会向小沙弥们先行教援儒,……儒学是中华文化的正统,要识字读书,……先读本土圣贤所编撰的儒典,更能把握中华文字的应用。」(台北:东初出版社,1995年5月初版二刷)

  参释圣严译:《中国佛教史概说》页30:「元、明、清的时代推移,连带可以探索到佛教之内部,因之而倾向于诸宗融合的局面;对外则形成儒、佛、道三教融合的风潮。」(《法鼓全集光碟版》第二辑第二册)。

  参释圣严:《太虚大师评传》页34-35:「三十七岁(民国十四年)是年,太虚大师多以儒学为佛化的方便,主以:1.建佛法以建信基,2.用老庄以解世纷,3.宗孔孟以全人德,4.归佛法以畅生性。其至晚年发扬中国文化之论点,要亦不出于此。」(《法鼓全集光碟版》第三辑第六册《评介·励行》)。

  参释圣严:《明末佛教研究》页263:「有人把学问分成二门,一为经世的,一为出世的,儒为经世之学,佛为出世之学。」(《法鼓全集电子版》第一辑第一册)。

  55.参考注解63,法师当时年纪小,会有儒、佛会通,当是受到讲课老师的影响。而虚大师早于民国十四年,已宣说这样的思想,那民国三十二年法师的老师,不排除是受虚大师影响。至于这方面语言的表达,法师可能受其研究「明末佛教」的影响。

  56.亦可参阅(美丽的未来境界·上)《人生》杂志第9卷第10期页12(台北:中华佛教文化馆,1957年10月10日):「人们不了解佛法,总认为佛法是消极悲观和厌世的,如胡适先生所说:『因为厌恶现社会,故悬想那些无量寿、无量光的净土。』但是梁启超先生的见解就比较深入了,他说:『夫佛教本非厌世教也,然信仰佛教者,什九皆以厌世为动机。』这几句话说得中肯,但也说明了佛教后天的不幸!佛法本身乃是积极救世的宗教,尤其还是鼓励『人生美化』,启发『社会创造』的宗教。」法师同时举二例证明佛法不厌恶现实人生社会,并且还将现实的世界,给予无限希望:1.心、佛、众生,三无差别,所以才有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的菩萨(救世)精神;2.虽以「人生难得」教化世人,却又歌颂「人生难得」,三世一切诸佛都是由人的境界,证得佛道。并举一例,说明佛教对地球的寿命,有着多么的信心:释迦牟尼佛入灭以后,迦叶尊者为了要亲自把佛的衣钵交给弥勒,便拿着世尊的衣钵到鸡足山入定,等待弥勒下生。

  57.释圣严:《学思历程》页47。

  58.释圣严:《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》页467。

  59.参《虚大师年谱》页538。

  60.参《七十年谱》页1058。

  61.参释常慧:《教育理念》页168附表5。

  62.《师恩难报》页13-14:「第一次遇到东老人,是一九四八年的春天,当时我在上海的静安寺求学,……东老人辞出静安寺的尊客寮后,如惊鸿一瞥,让我见到了一下,风仪非常可敬的样子,但却并未如何地注意他。」「第二次再遇到东老人时,……那是一九五二年的农历新年,我与静安寺的几位同学,……向正在闭关的东老人拜年,但连我的名字也没有来得及告诉他,仅在他关房前的楼梯口拜了一拜,便跟着大伙儿离开了。」「第三次则是一九五八年的佛诞节,我去赴在台北新公园举行的庆祝大会,上海时代的老同学性如法师,把我拉到最前面的贵宾席,介绍给了东老人。……这次见面,东老人对我的印象极深,他再三地希望我能去他的文化馆住住。我则说:如有休假的机会,一定会去亲近他老人家。这是我第一次和东老人交谈,所以在我的《归程》中,把这当作正式见面的第一次。」(《法鼓全集光碟版》第三辑第七册《悼念·游化》)

  63.林其贤:《七十年谱》页114。

  64.《归程》页213。

  65.释圣严:《归程》页209:「最初,性如法师曾向东老人提起,说我退役之后,重新出家之时,希望能给东老人做徒弟,东老人则说,他对收徒弟一事,并无什么兴趣。后来,隆根法师也代我向东老人提到这个问题,他还是说无多兴趣。」「东老人为了助成我的出家,尽了最大的努力,他自民国四十八年的六月下旬直到同年的十二月中旬,一直在为我的事情费神,也一直在为我的事情操心,他给我安慰和祝福,当我每遭挫折之时,他必给我鼓励,我到北投去拜见他的时候,往往也会送我百呀八十元的零用钱。对于一个与他毫无渊源关系的我来说,这实在是一件难能可贵而铭感不已的事。」(台北:法鼓文化,2001年8月二版三刷)。

  释圣严:《归程》页210:「以我的看法,从关系及情感上说,应该去请南老人成就;从恩义的观点上来说,应该是请东老人成就。」「我不是忘恩负义的人,也不是轻易能被任何方式束缚得住的人,所以,我还是决定拜一位剃度师;并在恩义的原则下,我便请求东老人成就出家了。」

  从世间法的伦理上说是「恩义」是真的,但就心行、理念而言,或可说是相应。就如《维摩经》里的一句话:「菩提心是菩萨净土,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。」(《大正藏》第十四册页538中),就是因为信念相契于虚大师,因而促使现实因缘际会,来到虚大师的学生——「东老人」座下,再度出家。

  66.释圣严:《学思历程》页54。

  67.释圣严:《归程》页208。

  68.参阅注释7。

  69.释圣严:《归程》页80:「三十二年冬,母亲上山一天;春,三十三年夏,回家三天」。

  70.释圣严:《归程》页59、49。

  71.同上,页53。

  72.同上,页55、77。

  73.同上,页105。

  74.同上,页83。

  75.同上,页95、97、98。

  76.同上,页105。

  77.同上,页104、109。

  78.同上,页104、108-109。

  79.释圣严:《学思历程》页12。

  80.释圣严:《归程》页135。

  81.同上,页121、126。

  82.同上,页85。

  83.同上,页91、143、149。

  84.同上,页126、135、133、128。

  85.同上,页132。

  86.同上。

  87.同上,页132、134 、136。

  88.同上,页137。

  89.同上,页121。

  90.同上,页126。

  91.教制、教产的改革,都是寺产的问题,而这关系着僧人的安身。外部——国家、流氓欲占为「已有」;内部嫡系子孙「理所当然」地视为「自己」。所以教制、教产看似二,实是一。因此当时许多寺院多以办学为表,保护寺产为实,少有在教育上真用心。

  92.同上,页205。

  93.同上,页49、53、57-59、60、53。

  94.林其贤:《七十年谱》页55-58。

  95.释圣严:《学思历程》页44。

  96.见林其贤:《七十年谱》页55。

  97.见释印顺:《平凡的一生》(增订本)页4(台北:正闻出版社,1987年)。

  98.释印顺:《佛法是救世之光》页338(台北:正闻出版社,2000年新刷一版)。

  99.释圣严:《归程》页65。

  100.同上,页53-55、76。


  gdze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