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岭南禅宗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省禅宗文化研究基地
首页 > 学术研究 > 调研课题 > 禅诗审美境界的范型与生活禅

禅诗审美境界的范型与生活禅

来源:0发布时间:2011-9-13【字号:

“禅诗的事事圆融境消解了一切对立,搅酥酪醍醐为一味,熔瓶盘钗钏为一金,是撞破乾坤共一家的超悟境界。但禅之所以为禅,还在于它不断地否定、不断地超越。禅宗不但对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进行超越,甚至对禅的本身也进行着超越,且超越而没有超越之念:‘文殊普贤谈理事,临济德山行棒喝。东禅一觉到天明,偏爱风从凉处发。’不论理事圆融、事事圆融,还是临济喝、德山棒,在饥餐困眠、秋到风凉的自在自为中,都脱落无痕。由此生发了禅诗审美感悟随缘任运的日用境。”【《禅宗诗歌境界》第10章《禅宗诗歌的审美境界》,305页。】

  “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真理,表现在民生日用之中,它与外来佛教思想相化合,成了后来隋唐时代佛教主要思想特色‘触事而真’的起源。僧肇的《不真空论》说如来并不离弃真理的世界,而承受一切现实的存在,‘非离真而立处,立处皆真’,这成了僧肇以来最具中国特色的思维。饥餐困眠就是日用境。……马祖提出‘平常心是道’,‘平常心’即本来的心、自然的心,也就是不受任何私欲障蔽的心。禅的体验离不开日常生活,要在日常生活中如吃饭、洗钵中都感悟到真实才是修行。……很多参学者乍入丛林,便要成佛作祖。殊不知人成即佛成,只要放下贪求之心,吃粥了洗钵盂,就能在纯乎天运的行为中占断人生的无限风光。‘佛法在日用处,行住坐卧处,吃茶吃饭处,语言相问处,所作所为处。’ 禅宗对离开日用别求玄妙的倾向予以批评,主张随缘任运,将禅道落实于日常生活,化为亲切平易的人生境界,否认离开生活去求‘玄中玄’。因此当学人问什么是‘玄中玄’、‘玄妙之说’时,禅师往往以‘玄杀你’、‘莫道我解佛法’蓦头一锥,指出离开生活别求玄妙,则与禅道日远。庞蕴偈云:‘日用事无别,唯吾自偶偕。头头非取舍,处处勿张乖。朱紫谁为号,丘山绝点埃。神通并妙用,运水与般柴。’可见,禅的神通妙用,就是运水搬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。只要运水时运水,搬柴时搬柴,就是莫大的神通妙用。日用无非道,安心即是禅。佛法存在于日用中,是‘吃茶吃饭随时过,看水看山实畅情’式的‘平常心合道’,能在日用中体现出高情远韵就是禅,无门慧开颂平常心是道,生动地描绘了禅的日用境:‘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。若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节。’‘闲事’指妨碍平常心的事,亦即浪费心智的事。心灵的明镜若蒙上了闲事的尘垢,则反映出来的万事万物亦将失其本真。-旦抛开世俗的名利欲望,那么无论在哪里,楼台上的月色都清丽明亮,此时,饥餐困眠便有了占断风光的意义,‘了取平常心是道,饭来吃饭困来眠’, 奇特还原于平常,至味回归于淡泊。”

  gdzen.com